长宁新闻网讯(张宝林)镇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,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,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节点。近年来,井江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根基,围绕绿色循环、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,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,大力发展林、畜、粮等生态循环产业,加快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临近年关,位于井江镇仁里村的鑫旺家庭农场,即将迎来今年的第二批肉牛出栏。
井江镇仁里村鑫旺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琴敏说:“我们牛场现在存栏大概在110头左右。每年上半年会出栏四五十头,在过年之前我也会出栏四五十头。平均一年能够出栏一百头左右。每一头牛能赚个一千多块钱,一年下来赚个一二十万这个样子。”
和鑫旺家庭农场一样,位于井江镇高硐村的众力家庭农场也将在本月底迎来生猪出栏。
井江镇众力家庭农场负责人唐书琴说:“现在我们猪场有2500头猪,再过十多天就要卖了,能卖500多万左右,利润60多万。我们和广济村村集体经济合作,他们能分红5万多。”
井江镇位于长宁县境中部,地形三面环山,地势西高东低,呈东西走向,属典型丘陵地貌。辖区森林覆盖率46%,林地面积24260亩,盛产肉牛、生猪、水稻、玉米等特色农产品。
为加快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井江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根基,从人口、空间、产业结构等方面全面摸清家底,综合评估发展潜力,有序推进生猪肉牛养殖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,构建“以养促种、以种带养、种养结合”的绿色循环体系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培育肉牛规模养殖场5家,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0个、生产线46条,现已稳定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牛4000余头、生猪50000余头。
“面上开花”还需“点上发力”。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,井江镇积极盘活闲置资产,以搞活小微园为抓手,全域发展林竹产业。今年7月,井江镇利用佛应村闲置校舍和场地改(扩)建宜宾泽刚竹木加工厂生产建设项目,项目建成后年出竹料2万吨,每年带动附近群众增收5000元以上。
泽刚竹木制品厂负责人应泽刚说:“每天能收购竹子50-60吨,竹子的价格是520-530元每吨。工人的钱都是竹子砍了现金支付,每天是计件的,有的力气大点能挣300元,体力小点的女的都能挣上200元每天。”
搞活小微园,“赋能”镇域经济发展大能量。下一步井江镇计划投资3000万元,对马达村干树子小微园进行改扩建,以竹加工产业为核心,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。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促进全镇竹加工产业发展,解决群众就业,为镇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井江镇党委书记龚纯杰说:“下一步,井江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,围绕“厚培禀赋、壮大规模、种养循环、搞活小微”的发展思路,不断完善“两区一镇一园”镇域规划、做优做精“优质粮油种植区”“优势畜禽养殖区”,做好做活社区智慧养老服务,做大做强“干树子”小微产业园,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