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宁新闻网讯(张宝林)“秧好一半禾,苗好七分收。”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好时节,我县各地抢抓农时,积极推广机械化流水线育秧、暗化育秧等现代农业新技术,紧锣密鼓开展水稻集中育秧。进一步提高育苗效率,培育优质秧苗,助力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放盘、填装基质、洒水、播种、覆土……。3月27日,在竹海镇鑫海农机专业合作社,一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紧张作业。短短十几秒钟,播种完成的育秧盘随即下线,被工人们整齐的“叠放”在一起,进行叠盘暗化升温出苗。
长宁县鑫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李炳伟告诉记者:这个暗化一体机它一个小时能装500盘的秧苗,能栽20亩左右的水田。一天就能育500亩左右的秧苗,只需要5个人工。常规的机插秧育苗,育出500亩就需要40—50个人工,这个暗化一体育秧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,降低了成本。
水稻育秧,“科技”助力。在借力机械化流水作业,提高育苗效率的同时,水稻暗化育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,为培育优质秧苗“赋能”。
据了解,水稻暗化育秧是将已完成播种的秧盘进行叠盘暗化,通过减弱光合作用,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代谢,使营养物质逐渐积累在叶片和根部,增强水稻分蘖力、抗逆性和适应,并缩短育苗时间,为水稻早播早栽丰产打好基础。
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徐强介绍:水稻暗化育秧的优点就是在黑暗的条件下,能够促进种子发芽整齐,提升水稻苗的抗逆性,实现水稻高产栽培。
近年来,我县大力实施科技强农,着力良种、良法、良制、良田、良机“五良”融合,以种粮大户、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为育秧主体,积极推进水稻播栽全程机械化。截至目前,全县水稻、玉米、高粱、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已开始进行覆膜育秧,已育苗可栽面积达35万亩,占大春粮食计划栽播面积的72%。其中水稻已育秧可栽面积20万亩以上,预计4月初水稻将开始移栽。